[580养生网] 两性健康频道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 > 两性健康 > 生理心理 > 青春期心理 > 正文
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加大的原因
580养生网 2017-03-17 00:00:00

    如果说,生理成熟年龄的提前,从起始端拉长了城市青少年青春期危机的时间跨度,那么,独生子女早期社会化不良综合症与青春期危机超前症的耦合,则不仅从终小端延长着城市青少年育存期危机的时间跨度,而且更在范围和程度上,大大加剧了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弱势和由此导致的危机。

    3.城市青少年心理弱势对压力的"放大"

    青少年进入青春发育期后,外部压力的增长与个体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矛盾日见明显,加之青少年尚难以对其面对的社会规范、社会权威和社会控制手殷的性质(如哪些是积极的、合理的、必要的,哪些是消极的、不合理的、不必要的)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,而往往对这一切采取盲目对抗或被迫屈从的态度,故使青少年的心理结构长期处于情绪化、非理性化的消极状态。这种状态不仅在客观上加剧着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冲突,而且在主观世界中成倍地放大着由这种冲突造成的压力,导致个体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感受和极端反应。

    城市青少年心理弱势对源于自身的内部压力的放大效应更为明显:

  (一)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、活动能量的增长和生活场景的扩展,个体日益的动起各种新的欲求,并对满足这些欲求产生出急迫的期待。在这些欲求己不再可能通过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提供的无偿条件得到全部满足的情况下,心理弱势显著的城市青少年,往往既不能忍受各种欲求得以满足之前的长久等待,又不愿或无力支付满足这些欲求所必须付出的代价,从而使个体增长着的主观欲求,与满足这些欲求所需条件尚未具备之间的冲突,及其造成的内部压力,在主体心理结构中被成倍地放大。

   (二)各种新的主观欲求的滋长,打破了个体原有的心理平衡,造成了个体心理世界内部的"动机斗争"和由此而引发的骚乱。在这种情况下,心理弱势显著的城市青少年,往往既不能对每项上观欲求得以满足的现实可能性做出准确判断,并据此对满足各项主观欲求的轻重缓急进行正确的排序,又不能正视个体为着满足某些欲求,必须暂时或永久地放弃另一些欲求的必然性,从而使各项具有"零和关系"(即此长彼消的关系:"此"的得或失与"彼"的失或得之和为零)的主观欲求间的冲突,及其造成的内部压力,在主体心理结构中被成倍地放大。
   (三)"心理断乳"期的到来,不断造成个体心理世界内部新、旧人格要素的斗争、,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弱势显著的城市青少年,往往既不甘心继续在"心理哺乳"羁绊下牺牲人格的独立性,又难以割舍在物质、精神方面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,从而使对人格独立的向往与对自主自立的畏惧间的冲突,及其造成的内部压力,在主体心理结构中被成倍地放大。
   (四)青春发育过程中,生理、心理在较短时间里以突变形式发生的明显变化,不仅带来个体对自身成熟的期盼,而且给个体带来重新"发现自我"的困扰。在这种情况下,心理弱势显著的城市青少年,既企望经由这一变化形成新的理想化的自我,又对这一变化造成的自身缺陷(包括真实的缺陷和主观认为的"缺陷")感到惴惴不安,并因自己缺少克服这些缺陷的力量而感到失望,从而使对成熟的期盼与对自身缺陷的恐惧、失望间的冲突,及其造成的内部压力,在主体心理结构中被成倍地放大。


相关阅读

孩子交际之初的开始
    无相关信息